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

蠕蟲飼養紀錄

首先感謝G友[weber Huang],提供這樣蠕蟲的訊息,並且贈送本人些許蠕蟲,才有機會接觸這白色線條狀的新生物。飼養到今天也不知道過了幾個星期,秉持著走過必留下痕跡,所以再把這些飼養紀錄留下來。
飼料用鯉魚的飼料
土用一般花草的養殖土,有經過熱水殺菌過。

2014/12/05(第1天),將蠕蟲放置盒子內,量就圖片看到的這些。

2014/12/12(第7天),量開始變多,三顆飼料大概一天就會吃完。

2014/12/14(第9天),感覺量又增加了不少。

2014/12/17(第12天),飼料開始增加。

2014/12/23(第18天),之中收過一次,但是覺得量還是太少,所以只收一次就停,繼續養。


2014/12/27(第22天),量果真不一樣了。

2014/12/29(第24天),吃完飼料的情形,不知道該不該餵魚了,再繼續養看看。

2015/1/6(第32天) 利用鐵網將飼料放在上面,然後蠕蟲就爬上去吃了。


一塊鐵網放到水裡面,蠕蟲會掉到水面下,收成就這麼多了。這個好像是80目的網子,小蟲會穿過跑到下面去。可能要用兩百目的才能將小蟲撈起。



餵食秀,孔雀魚開始吃,但是...........吃不完,沒有很愛吃的感覺,是不習慣,還是不喜歡,過一陣子再看看





看來一點點的蠕蟲,養一個月之後,就可以開始給魚吃了。










2014/12/28正式放棄養水蚤

把剩下的三缸都給孔雀魚吃了

米蚤繁殖速度慢,每次收成之後,要等很久才會又生出小水蚤

而且死亡率超高,老水蚤很容易就沉底掛了

可能是抓不到訣竅

不然就是綠水的問題

總之,現階段比養魚還難

放棄了


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無心插柳之"輪蟲"篇

之前很討厭輪蟲的出現,因為輪蟲讓我的水蚤接近全滅,還得花錢向人買水蚤,買回來還是滅了。

想了想,既然輪蟲要出現,加上孔雀魚生了近百隻的小魚,怎麼養都養不起來,連失敗兩次。心一橫,就來養輪蟲吧。看我的孔雀幼魚會不會養成功。

撿了一個方形桶,每天補充綠水進去,奇蹟出現了,每天早上水面上浮著一層輪蟲。

 


於是用三百目的網子,開始濾出這些輪蟲,看到量這麼多,心裡覺得真是神奇。



把這些輪蟲拿去餵孔雀魚幼魚,還真的每隻魚都吃得很開心。


連續養了快要兩個星期,但又遇到難題了,綠水每天早晚取用,慢慢不綠,取用太頻繁。
輪蟲方形桶的輪蟲量,似乎也越來越少,不知道哪裡又出了問題。



綠水方面,停止一天不取,又綠回來了

至於輪蟲,慢慢研究吧,水質變差還是什麼的,繼續努力了。

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

穩定生產四桶綠水

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研究,終於能夠穩定培養出綠水。之前遇到的問題綠水有時候綠,有時候不綠,有時候用了二分之一,接下來補水進去就不綠了。種種的問題,似乎目前暫時解決了。

每天生產的綠水,被我拿來養輪蟲,養水蚤,今天用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綠水,補水進去之後隔天就會綠了,如果隔兩天,會綠的更完整。

左邊那一桶今天早上剛用。右邊昨天使用,今天就很綠了。有機會再來測試三天不用會如何。

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

水蚤遇到輪蟲真的無解

        雖然遇到挫折,但是也解決了長久的疑問。養水蚤這麼久以來,有時蚤多,有時蚤少的。原本以為是綠水或者是容器的關係,但都不是,而是一開始水蚤多的時候,輪蟲少,這時候的水蚤會到處遊動,活動力不錯。但是後期水蚤卻慢慢的沉底,而且變大變粗,這時候水面上應該已經布滿了無數的輪蟲,而且在這時候,綠水會一天就變清。以前以為水蚤吃這麼快,但現在知道了,不是水蚤而是輪蟲。當輪蟲爆缸的時候,也是水蚤慢慢變少的時候。

        查了很多網路資料,水蚤要和輪蟲分離,實在太難了,只抓一隻水蚤,但是偏偏水蚤身上黏著輪蟲,等幾天後,一樣輪蟲爆缸。有人說要拿水蚤蛋來重新培養,但是不知道水蚤蛋如何取得。

真是一大難題。


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

養水蚤的挫敗.....被輪蟲附身

前陣子滿滿的魚缸都是水蚤,但是這幾天水蚤突然減少,而且越來越肥,根據以往的經驗,不妙了。

仔細一看,水裡面有非常多的微小生物,水蚤被附著著,因此好像不生了,本來三天就可以爆蚤。現在只有寥寥幾隻。

這問題超難解決,只有撈幾隻水蚤,用魚缸水洗一洗,再放進綠水裡面,結果隔幾天,像輪蟲的東西一樣佈滿整個水蚤桶子。但慶幸水蚤有稍微變多,目前期待慢慢洗,把水蚤跟輪蟲隔開。不然水蚤就要滅了

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

白子孔雀魚長大了,兩隻公的,外加綠水進化版。

之前第一批白子孔雀魚,現在已經長大了,發現有兩隻公的,而且發色挺紅的,真是開心。




五公升寶特瓶養水蚤,實在是不好養,五公升寶特瓶養綠水,實在也是不好養,常常今天綠,用一半之後隔天就不太綠,因此決定置物箱L號,直接買下來,用尿,烏龜屎尿。終於培育出滿滿的綠水。

而水蚤方面,參考網路上的文章,直接買魚缸來養,並且打氣加日光燈。目前的量非常滿意,尤其三天就會有滿滿的水蚤。

一個重大的發現,如果綠水養不好,產生一種很小很小的微生物,會把水蚤包著,這時候會發現水蚤長大,但是生不出小水蚤。處理方法直接把綠水吸乾,再換新的綠水。這情況發生很多次了,水蚤無法很密集,都是這種微生物所造成的。


有機會補照片


之前認為太濃的綠水,就會使水蚤死掉,但是目前養出來的帶有黃的綠水,似乎水蚤挺愛的,不會因為這樣死掉。有機會補照片,自然就會清楚明白了。

但說真的,要培育出非常綠的綠水,尿似乎很難做到,可能我的功力還不夠,繼續努力加強了。

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

4/18-孔雀魚終於生了15隻。

        這次孔雀魚生了15隻小孔雀魚,這算是第三代了,但第一代已經雙亡,第二代僅存兩隻。第二代與新進的公孔雀魚有了第三代。這15隻意義非凡,因為從快要倒缸到現在的又產生新的一代,除了感覺終於失敗挫折中又浮現一絲絲明光。

這十五隻看起都很健康。放小水蚤進去,明顯看出有進食,
希望這十五隻好好長大呀。



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

2014-4-10收水蚤過程

步驟一:架好5800CC的寶特瓶當底部,上面反蓋一個寶特瓶頭,放入自製細網,加上大目的網子。


步驟二:選取水蚤桶,倒入。


步驟三:將大網子的水蚤放入原桶裡,

步驟四:其他的水蚤,放入收集盆子裡面。照光聚集,比較好處理。

步驟五:利用虹吸,將水蚤跟髒水分離。

步驟六:再將750CC的水倒入細網過濾出來,就可以餵孔雀魚了。
步驟七:僅存的四隻孔雀魚,好好飽食一頓。
謝謝觀賞....

介紹目前養水蚤的環境

首先在陽台養綠水,原本只有一桶,慢慢養出這些量。右邊那桶就是我在等他變綠,不知道哪時候才會開始變綠。對面四桶,右邊那桶最綠,裡面曾經加過有機肥料,後來就只有加水加尿。右邊那桶還沒綠的,只有加綠水加尿。至於要怎麼讓他很快變綠,等我研究好再說。
















每天倒出一半約2000CC的綠水到小杯子裡面。通常我會在小杯子裡面養一天,隔天再給水蚤吃,目的為了讓綠水水質好一點,尿味消失多一點。通常聞到麥汁味道就可以給水蚤吃了。經驗上,如果尿味太重,加進去,水蚤大概就掛了。
















重點來了,水蚤大軍的5800CC寶特瓶。裡面的水蚤量也不知道算多還是少。因為網路資料說不要超過十公分的高度,所以水位低低的。每天加500CC綠水進去(視水蚤數量增減)。
















小黑點就是水蚤大軍了,每天選一桶,用兩層網子過濾,大水蚤全部留下來,小水蚤三分之二給魚吃,剩下的再放回去





















今天一桶水蚤給魚吃的量

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

失敗數次後的成功收成(養綠水心得)

相信養綠水的方法,在網路上資料已經非常多。但是如何才能把綠水養成功,且能源源不絕的供應,這才是長久之道。

個人經驗分享。
  1. 個人用綠水種加有機肥料。五公升的魚缸水加約10-15粒,綠水種至少三分之一。經過一段時間,有時候是七天以上。(三月份的天氣之下),接下來就會變成深綠。(但這個方法有幾桶放了一個多月後突然轉綠,還弄不清楚為啥有這差別)。提供一桶成功的綠水,保持靜態沒有搖動呈現的顏色。(這桶的顏色有比較不綠,昨天剛用過一半)
  2. 當綠水已經變綠,千萬不要使用超過一半,因為接下來綠水有可能會變土黃色。不會呈現綠色。使用超過一半之後補魚缸水,綠水就沉澱了。
  3. 底下這一缸是累積很多綠水沉積物,然後加約20CC的尿進去後,突然轉綠,不然原本也是土黃色。還是沒辦法摸清為什麼,有時候綠水突然就轉綠,有時候條件一樣,卻不綠。
  4. 網路上有人說綠水轉深綠後,會變淡,但是這桶轉深綠到現在超過一個禮拜,還是一樣綠。再沒有轉綠之前,聞的到尿騷味。但是轉綠之後,尿騷味就消失了。
最後:

綠水發綠後,底下會有很多沉積物,個人曾經把沉積物清理,留下綠水。結果,綠水隔天就變清。所以覺得應沉積物持續保留,對綠水會比較好。至於尿要加多少,肥料要加多少,網路上的文章參考是1:200的尿水比例。而我用的五公升桶子約用25CC的尿。但有些桶會成功,有些桶就是不成功。繼續研究了。

2015/4/15新增

用點發酵過的尿(放幾天),大概5000CC桶子,加個15CC,放個幾天就會綠了,不綠記得攪拌,讓沉澱的綠藻活過來。

沒有尿的加點化學肥料尿素也是可以。


養水蚤的起因與過程

        自從開始養白子全紅孔雀魚之後,每天餵食飼料,卻發現水質越來越差。而且小魚不太吃飼料,再加上大部分的文章都指出豐年蝦與水蚤都是不錯的食物來源。又加上剛出生的小魚也可以吃極小的水蚤,於是開始了養水蚤的過程。

首先,查了網路資料,養水蚤有各式各樣的方法,決定使用綠水養殖法。但是綠水怎麼來呢?
用尿加魚缸水放進5L保特瓶,放了兩三個星期。ㄟ...水怎不綠,試了好久,算了,找綠水種。

從遙遠的魚池發現綠水種,以及小隻水中生物,以為是水蚤,於是抓了幾隻回來準備繁殖。綠水很夠力,魚缸水加進去之後,用燈24小時照射,真的綠了,但是怎沒有深綠。


這個時期的蚤,也不太繁殖,數量依然很少,而且發現,怎麼跟別人的蚤不太一樣。千查萬查,終於發現原來是貝蚤。我怎把貝蚤帶回來了。


這個時候上露天拍賣,找台南販賣水蚤的賣家,衝去台南科學園區,買了水蚤和綠水回來。開始有水蚤了,努力繁殖吧。

接下來用五公升寶特瓶開始繁殖,並且用白色置物箱養綠水,這時候覺得尿不太管用,魚是在水裡加了[有機肥料],之前種花剛好剩下來的,過幾天一看。哇靠,一次加了幾十顆,水變得超級深綠。至此,我的綠水似乎成功了。


但是水蚤的量,總是不盡理想,怎都不會爆缸呢?但是從沒有爆過缸,也不知道爆缸的量到底是多少,都只看到幾隻大水蚤在那邊飄呀飄的,滿滿高密度的水蚤,怎都見不到呢?


有一缸放在旁邊,從不理他的,突然有一天用網子撈,怎都滿滿的水蚤,為啥我不理的,總是會有特別的例外,還是摸不清頭緒。認真養的卻只有寥寥幾隻。


後來想說用四方型盆子來養,但怎麼養都養不出大量水蚤,真是奇怪。


過年了,要離開這邊十幾天,加了很多綠水,希望回來的時候能滿滿的水蚤。......但是不幸的,回來的時候,水蚤怎都不見了,天呀,倒蚤了,我的水蚤都剩下個位數隻。這個時候上網開始認真G勾資料,再把我剩下來的水蚤分成四缸用5公升的寶特瓶裝著,希望能有一天再繁殖回來。


每天看著看著,過了七天,水蚤怎還是不多,再等著等著,第十幾天後,發現水清了。哇靠,水蚤出現了,滿滿的水蚤跳呀跳。真是覺得神人級的。


於是開始用七桶五公升,準備一天收成一桶,七天一個循環。但是又遇到同樣的問題,有的水蚤缸會爆缸,有的不會。有的水蚤和綠水進去後,綠水越來越綠。有的卻隔天綠水沉澱,水直接變清。天呀,研究的路還很漫長,什麼原因造成的。